据财政部消息,自2016年1月1日起,我国将对进出口关税进行部分调整。适当降低生铁、钢坯等商品的出口关税。现行出口关税为25%的生铁和钢坯产品,包括非合金生铁、合金生铁、直接还原铁、海绵铁、生铁、镜铁及钢铁颗粒、铁及非合金钢锭、其他初级形状的铁及非合金和各类钢坯等,2016年开始将下调到20%。其中,72011000高纯生铁(含锰量<0.08%、含磷量<0.03%、含硫量<0.02%、含钛量<0.03%)的出口关税则由25%下调到10%。
钢铁产能过剩有目共睹。此次部分炉料产品关税下调,释放出积极信号,鼓励国内过剩产能“走出去”。虽然钢材产品出口关税暂未调整,但市场对此预期较强,未来有调整可能。
降低出口关税能拯救钢铁行业吗?似乎还不能太乐观。
首先,产能过剩格局难改。自“十二五”规划开始,钢铁去产能就已提上日程,落后产能年年淘汰,但是钢铁行业的产能过剩仍难缓解。究其原因,在淘汰落后产能的同时,新增钢铁产能也如雨后春笋。据不完全统计,整个“十二五”期间,钢铁新增产能约2.65亿吨。这仅仅是官方数据,加上部分违规新增产能,钢铁行业产能增长量非常可观。但是“十二五”期间,钢铁落后产能的淘汰任务不到1.6亿吨。这就说明了为何钢铁产能一直在淘汰,却一直在过剩。
其次,钢铁需求萎缩严重。梳理年内基建项目所需要耗费的钢材量可知,就目前批复的项目来看,估计带动钢材需求量1.32亿吨,占钢材产量比重仅为17.76%。且不少项目工期都在3至5年,也就是说,这些项目即使全部投产,短期内对于钢材的拉动作用也是甚微。冶金工业研究院对外发布的《2016年我国钢铁需求预测成果》报告显示,预计2015年我国钢铁消费量6.68亿吨,同比下降4.8%,明年将继续走低。
最后,出口环境不容乐观。通过对近年来钢铁出口数据统计发现,自2014年以来,钢材产品出口量几乎呈现每月递增的状态,然而出口单价却持续走低,这一增一减之间,可以看出国内钢材价格的低廉。同时自2014年开始,国内遭遇的反倾销事件逐渐增多。很多国家表示,中国钢材产品存在低价倾销的倾向,尤其是欧美国家,更是频繁对中国钢材产品实行反倾销,抵制中国低价钢材。就连亚洲地区国家也通过提高关税等手段应对中国钢材倾销,保护当地钢铁企业。
|